您好,欢迎进入淘金网官网平台登录入口生产厂家,专注于聚脲喷涂机,高压聚氨酯发泡机设备,聚氨酯喷涂机设备定制设计。

7*24小时全国热线:

15269167038

【生日邀请函】2月8日出生的小伙伴科技馆喊你来过生日啦!

时间: 2024-02-04 17:07:45 |   作者: 聚氨酯发泡设备

  上海科技馆品牌活动“遇见@科学家”:每月选出一位当月出生的杰出科学家,举行“科学家主题月”活动,以“科学家及其成就”为主线,通过该科学家科研成就相关主题的科学课程、科学表演、科学列车、达人带你逛、生日派对、线上推广等形式,多方位展示、多渠道传播科学家的人格魅力、科学精神、科研成就和科学理念,打造“科学家明星”,营造全民崇尚科学的新风尚。

  闵恩泽,1924年2月8日出生于四川成都,1946年毕业于国立中央大学,1951年获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博士学位。1955年,进入石油工业部北京石油炼制研究所工作。1956至1966年的十年间,闵恩泽历尽艰辛,打破中国之外的其他几个国家封锁,成功研发了铂重整催化剂、磷酸硅藻土叠合催化剂、小球硅铝裂化催化剂和微球硅铝裂化催化剂的生产技术,解了国防之急、炼油之急;建成了兰州、长岭、抚顺、锦州等催化剂厂和车间,被誉为中国炼油催化应用科学的奠基人。

  闵恩泽院士在国内外共申请发明专利205件,已授权140件(国外授权32件)。先后荣获俄亥俄州立大学“杰出校友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首届何梁何利科学技术进步奖、中国化学会催化委员会首届中国催化成就奖、中国十大科技英才奖、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在全国科学大会上被评为“在我国科学技术工作中做出重要贡献的先进工作者”,被授予“最美奋斗者”荣誉称号,入选“中国海归70年70人”榜单。

  1960年开始,苏联逐步减少并停止对我国的催化剂供应,直接威胁到航空汽油的生产。闵恩泽临危受命,组织并且开展催化剂的研究和开发。他和同事们在几间非常简陋的平房里冒着危险,反复试验,终于成功生产出我国的高质量小球硅铝催化剂。之后的几年时间,他接连攻克难关,研制出炼油工业急需的磷酸叠合催化剂、铂重整催化剂、微球硅铝裂化催化剂等,奠定了我国炼油催化剂发展的基础。

  20世纪80年代,尽管我国炼制催化剂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闵恩泽仍不知疲倦地推进催化剂创新工作。在众多研究成果中,异晶导向合成和磷酸铝改性方法制备水耐热性优异的ZRP-1分子筛,被评为1995年国家十大科技成就之一,支撑起“重油催化裂解制取低碳烯烃”新技术的开发。“非晶态合金催化剂和磁稳定床反应工艺的创新与集成”获得2005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闵恩泽十分注重团队精神的激励和培养。据中国科学院院士何鸣元回忆:“当团队头儿,就要学会吃亏,第一位是帮助别人出成果。一项成果出来之后,往往第一位署名的不是闵先生,而是具体负责的同志。”。闵恩泽希望充分的发挥每一个人、尤其是年轻人的积极性,他培养的学生很多已经成长为我国石化领域的科研骨干和学术带头人。

  为培养国际一流的能源化工科学技术人才,闵恩泽拿出500余万元积蓄,设立多项奖学金,鼓励和培养年轻人。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之后,他又倾力撰写《石油化学工业——从案例探寻自主创新之路》和《博览·实践·创新》两本书,总结50余年成败的经验教训,将自己的感悟和心得融入其中,用以人才培养。

  1955年刚从美国回到祖国时,闵恩泽在朋友的引荐下被安排到北京石油炼制研究所从事催化剂研究工作。“我心里很感动,没想到国家这么信任我!” 能有一个机会为国家做贡献,他感到很知足。“闵先生强调社会需求,只要国家急需什么,他就研究什么,跨度再大也不回避。”

  认识闵恩泽的人都觉得他脾气好,很多在别人看来犯愁的事情,他总能云淡风轻地看待。有一段时间,他的夫人到外地工作,把孩子跟他留在北京,父女俩的吃饭成了难题。“没什么可怕的,我自己学做饭。”他把催化思维用到了做饭上,认为“五味调和”也是一个催化的过程,喜爱川菜的他仔细琢磨放辣椒的时间、火候、油温等,俨然在做科研试验。

  为2月8日出生的寿星们讲述“中国催化剂之父”闵恩泽的故事,送上科学家寄语、生日祝福、亲笔签名生日贺卡及“遇见@科学家”生日礼包。

  吕龙,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是做有机氟化学和含氟材料、含能及固体推进剂关键材料等领域的研究工作。曾任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副所长、亚洲化学联合会执委兼秘书长、中国化学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等,现任中国科学院能量调控材料重点实验室主任、先进氟氮材料全国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荣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政府特殊岗位津贴和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获选“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上海市领军人才”、“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个人)”、“上海市学习型社会建设与终身教育工作先进个人”、“上海科普大讲坛科普宣讲大使”、“上海科技活动周先进个人”、“上海大众科学奖”和“上海科普创新奖”等多项科普奖项。

  杨雅卉,2013年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化工学院,获得轻化工程学士学位;2019年获得美国匹兹堡大学化学工程博士学位。博士期间主要研究方向为新型纳米催化材料在天然气转化和二氧化碳活化中的应用。加入巴斯夫后,一直从事化工工艺催化剂的开发、催化剂的制备、生产放大及性能评价。

  “巴斯夫小小化学家”活动在中国已经进行了20年,始终致力为中国的少儿科普事业贡献绵薄之力。本次活动邀请寿星们通过化学实验探索奇幻的发泡世界!认识聚氨酯的发展、原理以及生活中的应用,并亲手制作聚氨酯的发泡玩具。

新闻资讯


关注微信号
网站首页 产品分类 电话联系